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當火星人來到地球


        這次的主講者是商設日五專的畢業學姐-劉捷安副總,目前擔任於系統分析師的職位,這個職位很特殊,一個專案的執行前他必須先做流程規劃以力工程師的製作與使用者的使用流暢性兼顧,而開始執行時他仍然需要不時的與系統分析師進行會議確定系統分析師的系統建構過程排除原專案的功能邏輯上不可行之處來協調修正功能性質,『工程師與設計師所知道的東西太多,但也知道的太少。』(唐‧諾曼)正也因此系統分析師的存在是必要的。

        不管是工程師又或者是設計師,了解的東西越多,用到的術語也越多,思考的方式也越跳脫正常人的範疇,導致了專業設計師與工程師往往說出來的話對於業主和使用者來說過於艱澀難懂,系統分析師不僅可以作為設計師與工程師之間的溝通橋樑,同時也是具備著掌握整個專案了解的知識能夠將艱深的語言轉換成正常人易理解的白話文來與業主和使用者溝通傳達。

        而在這次演講所談論到的不只是系統分析師的職責,甚至是如何分析與規劃一個功能來使用,不管是軟體操作流程或者是UI設計皆同,找不到的功能不如不存在、不好使用這介面不如陽春介面,如何設計一個流暢度高而且使用性佳的工具也是十分值得探討的部份,而劉副總在演講中也半開玩笑的說『只要把使用者當做白癡來設計就對了』,但是實際上一個功能的設計其背後可以具有龐大的程式設計與功能也可以只是很直覺式的表現出來,就單純以高鐵的各種功能設計為例,現在的高鐵車票可以以QR碼的形式放進智慧型手機裡頭使用者不用特地在去翻找那些常常放在眾多雜物深處的紙張車票,一切只需要拿出智慧型手機輕鬆的滑幾下就能夠完成驗票入場,在現今智慧型手機越漸成為人們的生活重心來說如此的設計合乎了現今的趨勢也更帶動如此的風潮,而高鐵列車長的驗票程序更是一絕,突破了傳統台鐵的驗票程序(需要請各乘客出示票根),拿著一隻手機透過接收各站上站人的資料與電腦進行核對然後以圖像化的方式示意給列車長了解是否購票者的座位上有人而無人的座位又是哪幾個,倘若是由一邊的工程師來設計這個功能恐怕會設計出一個強大無比卻艱澀難以使用的工具app吧,如此直覺性的app甚至獲得了2012金牌服務大賞,這再次突顯了不同能力的人的價值觀對於使用者期望之間的相符與否。

        最後劉副總還提出了幾項未來趨勢與規劃設計功能時需要注重的要點,三大重點『簡化流程、容易辨識、便於操作』其實也跳脫不出易用性、可視性等的設計原則,而如何可以得到消費者的心與促進消費,越容易完成交易就越容易刺激消費,其次賣服務也是很特別的一絕,有位賣鞋的鞋王說過「我不是賣鞋子是賣服務。」再最後的尾聲,劉副總表示對於app的取名也是一個重點,草悟道沒人知道,誠品綠園道眾所皆知,西拉雅國家公園沒人知道,卻許多人都知道那邊的觀光景點,所以取名字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訣竅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