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Animation Aesthetics or Fundamentals of Animation Production


台灣在80年代成為美國知名動畫廠商代工,當時因為台灣工資便宜,將動畫代工交由台灣人負責,全盛時期代工的宏廣公司掌握了世界上70%的動畫製作,如此驕傲的成績,讓台灣拿下了全球動畫代工王國的美譽!然而現在台灣逐漸失去代工的優勢,很遺憾現在最大的代工廠已被韓國取代,但又不得不佩服韓國的動畫產業發展如此迅速。

許多人開始作電腦動畫長片,通常被錯誤的觀念所誤導,以為電腦動畫長片比較便宜,但跟好萊塢幾部手繪動畫長片比較起來,成本不見得會比較低,他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才能製作出有水準有品質的動畫長片。

皮克斯的每部電影,大約有一年半的時間純粹用來發展故事,「故事優先」是他們的最高指導原則,有好的故事才能發展成好的劇本,好的劇本才能吸引資金。而動畫是電影藝術的一種,要用電影語言才能讓觀眾有感覺,好的故事到全世界都能感動人心,雖然台灣技術人才很多,但現在最欠缺的人才,是故事的創作、與專業腳本的製作人才不足,還有觸動人心的好劇本。

台灣動畫產業目前值得開心的是,像是《魔法阿媽》的成功,顯示出台灣動畫往前一步,以及由首映創意所推出定位在學齡前幼兒之作品《姆姆抱抱》也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秉持著「原創精神」致力於本土3D動畫的製作,聚集廣告和遊戲領域的資深創意人才,在2006年為觀眾帶來活潑純真的可愛姆姆,精緻的3D動畫搭配柔和的色彩和逗趣的情節,還有精心挑選的溫馨音樂,不時讓人開懷大笑之餘,更教導著小朋友接納差異和樂於助人的正面態度,而姆姆渴望友情的中心概念,將【姆姆抱抱】喻為蘊含溫暖人心力量的「療傷系動畫」。

雖然台灣數位內容產業最大的問題,在於上游原創的不足,而不在於下游技術人才的問題,製造端永遠就是在底下,不但很多國家能做,甚至工資成本比我們還低;台灣將來該要怎麼走,想從代工轉成自製品牌的動畫,真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政府不重視的情況下,導致產業頹靡不振只盲目的造就了許多的技術人才;產業界也沒有那麼多工作機會,許多人好不容易進了業界,卻更面臨的是工時超長,薪水超低的窘境,於是熱情一直被削減,最後也必須面臨現實與年紀的考驗,輾轉離開...於是想進入動畫產業工作之前,除了本身的要有基礎,專業比技術還要重要,也很常聽到,決定做動畫之前,要先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熱愛動畫?如果沒有那個熱忱,到後期似乎很難撐下去,尤其是在台灣,動畫產業不如國外有那麼好的福利跟市場,靠的也許是那份熱忱、或是完成作品的那種成就感及喜悅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