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Animation Aesthetics & Fundamentals of Animation Production


好萊屋面面觀
Animation Aesthetics & Fundamentals of Animation Production
2012-11-1
雪倫Sharon Wu



說故事的方法很重要,有一件時事與大家分享,2001年微軟就已經發表過平板電腦但不為人所知,過了幾年之後蘋果才出了平板IPAD,現今WIN8再次推出平板之後,大眾卻說微軟抄襲,以常理來思考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但深入探討後,原來創新是需要好的說故事的方法,成功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動畫產業分為六大類:
1.          動畫長片-從企劃到上映平均三年才有一部動畫長片,每一部都耗費幾千萬的成本,但未來持續的效應較大,比如說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米老鼠等都有出很多的周邊商品,短篇劇情改編動畫等等,皮克斯的動畫也做出了口碑,只要是他們出的動畫,我們總會覺得應該要去看一看,體驗動畫的表演藝術。
2.          電視卡通-美國公會的保障使得動畫製作成本居高不下,因成本考量,美國的卡通在腳本及人物設定好之後,全都外包給東南亞國家,行銷策略以先賺回成本為目的。一群由迪士尼跳脫出來的動畫師,獨創了限制動畫降低製作成本,以往24~30格所表現的動作減至12格以內,這種由由繁入簡的風格震驚了當時的動畫界,摩登原始人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成功建構在故事為主與動畫功力要好的基礎上。
3.          家庭娛樂媒體-發行錄影帶或是VCDDVD
4.          商業短片- FC,美國有很多大公司專門製作FC,相對於臺灣是比較多的是小公司在接案。
5.          網路短片-Youtube的興起,點閱率越高就能有不錯的營收,已經有很影片多超過一百萬次的點擊率,最近竄紅的江南Style已破億的點擊率,實在相當可觀,很多的網路短片也在此平台發表,甚至出續集等新興的商業行為模式。
6.          視覺特效-影片後製作加工,觀賞影片時得到較好的效果。

動畫是電影藝術的一種,導演經由時間的重新安排,結合不同的視角(蒙太奇),當影片撥放的時候,改變觀賞人的時空觀點,創造出新的組合,這也是電影奇妙的地方。故事設計家需具備有運鏡的概念,在寫故事的時候在文字中就有畫面的存在,動畫設計師看完文字以後就有關鍵的畫面存在,這點是很重要的,但令我吃驚的事情是,動畫討論階段竟然只有一張A4大小寫成的大鋼,就要發展出我們在大投影幕上看的精彩影片,想必之中的過程包含了許多的經驗,才有辦法用這套流程去製作動畫。臺灣創作的小短片雖然頻頻獲得國際獎項,但並無法發行具國際化的長片,中小型公司因為資金的因素無法做很好的原創,為了生存不停的接案,也一直要有新的設備,很容易倒,有些賞商會提案,獲得輔導金進而產出不錯的影片的也是大有人在,臺灣的電影或動畫產業發展需要有一部夠具代表性的作品,帶領我們投入這個產業中。Sharon認為創作是需要有經濟能力作為後盾的,有穩定的金錢來源才好安心地去創作,在學校的時候要從頭到尾做一件作品,以後比較好和人合作,因為在製作的過程中,自己要思考全局,提升自己的系統能力,進而發展出對問題解決的方法與概念。後面這點我相當認同,唯有自己體悟過才能了解別人真正的感受,國外電影動畫產業之所以這麼發達,也是經過了相當久的時間磨練,才有今天的成果,相信臺灣只要夠努力一定也可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