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進化,科技的演變,現今的媒材也十分多元,讓人們方便設計,如雪梨歌劇院,花博的方舟等,都是從前想都沒想過的建築,以前的房子格局規格不外乎四四方方,但就是因為媒材工具的進步,讓曾經得不可能都化為可能,只要人們想得到,都有技術實體化並將其建構出來。因此世界開始的變得不同,建築不在只是功能導向,還開始關心其是否有質感或者美感,設計一間房子,不只是建築工程師設計,還有設計師與藝術家共同參與完成的。
設計人在設計時,使用到媒材,而媒材是輔助設計的工具,包括材料、方法等等,經由設計使物品變成貼近人所需求的,使設計變的美好,改變世界對設計的看法;媒合演講主題,「媒材改變設計,設計改變世界」。不管任何產業,在做設計相關事項時,需要外在的刺激和不同領域的人,一同激盪出新的思維與設計,
才有機會在這之中找到創新的設計。
演講開頭,以「人」為開頭,並說明設計是以人為主,切入演講主題「媒材改變設計,設計改變世界」,最後以人為結束。並在其中提到人生就像提拉米蘇,外表毫不起眼,像一個普通的蛋糕,但是切開後就會發現,層層分明,並且風味大不相同,每層都不一樣,就像人生中遇到的各種事,有酸甜苦辣不同的滋味般,但如果人生不曾經歷過這麼多事情,怎麼會過的精彩,正是這些經歷與歷練,豐富了人生。當白髮蒼蒼的時候,回頭一看,才會發現「人生如果活的不像提拉米蘇,是白活了這一遭。」
演講中,演講者侯教授試圖把「人」的議題擴散開來,就像設計是因人而生,以「人」為本,了解使用者需求,並進而將設計延伸出去。他認為設計者應該以人為本,應該思考使用者深層的需求,而不是使用者需求的表面。如互動裝置設計上的大部分人的通病,就是為了讓其功能性有互動的大前提下所創造出來,只為了互動而互動,這樣的互動裝置,空有互動裝置的外殼,而失去了其內在真正的靈魂。只有以人為本,使人的需求為出發點設計互動,才有辦法擁有靈魂。
在最後侯教授提到,並不鼓勵去聽成功者與大人物的演講,那並不會使跟其一樣邁向成功,畢竟他們經歷過的時代背景,和如今的我們大不相同,成功者的路與我們都不一樣,我們應該要做的,看看那些和你一樣,積極努力、追尋夢想的那些人,他們走的路也許不是那麼平穩,也許跌跌撞撞,但是其邁向目標的態度以及處事方式,值得我們效法。You are what you d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