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當火星人來到地球


「工程師和設計師都知道的太多,但也知道得太少。他們對於技術問題知道的太多,但是對於其他人如何生活及從事活動知道的太少。」──唐納‧諾曼。
今天的演講者訂了一個很有趣的議題「當火星人來到地球」。演講者口中的「火星人」指的大多是工程師或設計師。因為一般人可能不會懂他們平常的工作或談論的內容,因此演講者才戲稱為「火星人」。要當火星人的翻譯師並不容易,他除了要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和懂得需求者和設計師的語言之外,他還必須要當設計師、系統分析師(必須考量使用族群是否能接受)以及工程師(在意的是技術層面的問題)這三種不同的火星人的之間的溝通橋樑。

在過去的二十年內,設計仍侷限於2D商業設計,後來才加入多媒體及網路(網頁設計)互動。而現在則是逐漸走向服務設計,像是得到服務金獎的高鐵座位查核系統就屬其中之一。服務是在被使用者需要且被有效執行才存在,也就是Birgit Mager所說的:「服務,是維持或改變人或事物的狀態。」因此,服務設計應該就是,設計出能維持或改變人或事物狀態的方案,而這些方案是被需要且能被有效執行,而其結果是有用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可能是一個有形的產品(產品服務的循環過程為:分析、規劃、執行與控制。)、一個空間、一套流程或一組系統等,設計的結果都會視需求而調整。所以,服務設計必須是在真實生活中被使用者需要的,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產生。相對於目標族群,對提供服務的企業來說,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CRM是一套能夠落實客戶服務理念、品質及增加銷售業績的軟體系統。他能夠幫助企業建立與維護清楚的客戶檢視,進而達到增加銷售業績的目標。

接著,演講者又提到LBS(行動定位服務)。根據工研院IEK的分析,LBS在亞太市場發展的最早也最快,尤其是以日本跟韓國為主。因為行動數據服務市場的成熟以及電信業者的大力推廣,在日、韓兩國發展的速度領先全球。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發展以及網路建構逐漸地完善,也因為LBS的特色─「方便性」以及服務流程和使用者經驗有密切關係的緣故,使得LBS應用服務在近幾年以倍率成長,像是打卡、氣象預報、電子地圖、交通定位等等。除了亞太地區之外,美國是最早針對LBS制定法令執行的國家,但就因為美國比較注重遵守法令規範,所以並不是LBS應用最廣泛的地區。

最後,演講者說:「設計靈感是藉由接觸大量的事物所產生。」我想,不論是設計師還是工程師,透過不同的刺激與生活體驗設計出不同的產品與服務,而這些產品和服務能夠達到目標使用者所需或標準,才算是成功的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