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當火星人來到地球


  這次的演講主題從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興趣,談設計跟火星人能夠扯得上什麼關係嗎?我們知道,不同領域的人有著不同的思考方式與想法,有些人思維縝密具有邏輯性,有些人則屬於跳躍式的思考。而當這些人在同一間公司底下一起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有溝通不良、或者詞不達意的情狀發生,而這時候這個中間就需要有個強而有力的翻譯了!劉副總所講的,是設計師與工程師的溝通橋樑啊!但是,故事當然不只如此...

  過去的時代,所謂的設計,都是偏向於平面視覺的設計,設計者給客戶什麼就是什麼,沒有什麼商討的餘地;而在目前這個多媒體的世代,若要生存下去,就要改變過去既有的思維,從單純的視覺設計開始轉型為「設計服務」、「提供使用者經驗」等等,一旦同質性的產品一多,使用者重視的便是「使用過程」最好的,並且能否帶給使用者什麼不一樣的體驗。但大多的設計者的通病,往往都在追求極致的成就感,想做別人不會做、或者沒做過的東西,但是那些東西真的是這個社會環境下所需要的嗎?其實不然!使用者通常都是「結果論」,以好或不好作為判斷,就好比他在演講中提到,設計一件產品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擾,最好要將負責門市部門的人員都當笨蛋來看,並且簡化流程、易於辨識、便於操作。因此,劉副總認為客戶與設計者之間,也需要有個中間人作為溝通的管道。當然啦,要成功作為溝通的橋梁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必須試著去體會使用者與設計師的想法,並實際去那個環境待看看(ex:為了提升捷運的服務,而親自當乘客搭捷運體會),這樣子才能夠有效地連結使用者與設計師之間的認知,弭平其間的代溝。

  最後劉副總也提出了新生活型態:SOLOMO,(Social / Location / Mobile),是對自己未來的期許,也是對現在年輕人的勉勵。也許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的道路要走,但是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