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媒材改變設計 設計改變世界

  一開始,侯教授就告訴我們,做過任何一件小事,都將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儘管只是爬一座山,那也證明自己曾經登山過的痕跡,而一個人的多樣化,也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的,抱有夢想並執著與堅持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媒材不管是科技、材料、工具、方法它都改變設計,因此設計也改變世界,像是雪梨歌劇院,過去這樣高難度複雜的建築物很困難建構,甚至是無法完成的,但是現在有了建築師、工程師以及設計師的結合,並運用電腦去計算,才能完成這樣讓人驚嘆的建築物。還有西班牙的安東尼高地,他只是一位建築師,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家,他流傳下來的建築作品世紀建築「聖家堂」成為巴塞隆納的瑰寶。雖然高地的建築風格十分強烈,整體上又有一致性。而他的建築結構與裝飾靈感其實是來源於他喜愛的大自然。高地終其一生把生命全都奉獻給了建築,也為西班牙帶來不凡的風華。

  現實中的建築師,在虛擬環境下做部分建築管理,運用不同的媒介當素材,整棟式的建築投影,這種炫麗的效果,挑戰人類的眼睛看的是否是真實,也是台灣開始推廣的新投影藝術表現,在國外有很多工程師跟很多藝術家合作,所以他們的建築不只是建築,更像是城市裡的大藝術品,總是讓人驚艷。 

  教授放的影片讓人印象深刻,由數千片小塊木片所組成的「木鏡」,當使用者靠近木鏡的時候,感應到使用者的外觀,透過微控制器的程式,這數千片小木片將會翻轉至正確深淺的顏色,直到反射出最靠近使用者外觀的排列組合也就是自己的臉孔,而這些木頭表面本身當然是不反射的,但卻能和鏡子一樣反射環境,真的就是名符其實的「木頭鏡子」;還有「ACCESS聚光燈」,是一個互動裝置,讓裝置追蹤特定一人成焦點並發出特定聲音,機器人會鎖定跟蹤,一被鎖定的人都會感到好奇,或者想擺脫聚光燈的追蹤,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兩個互動裝置都非常有趣,不僅僅是個好作品,互動方式更是吸引人的地方,讓人想要一探究竟,不再單純只是一個互動作品,而是跟使用者再做互動,有時候你是設計的使用者,但有時候你是設計給使用者,擺脫以人為本,留意很多小地方是很重要的,真正套用在人的身上,才會有愛,設計才會有靈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