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服務設計工作坊


服務的設計開發必需對所有相關的「人」進行了解 ! 該段話是進行完服務設計工作坊體驗到最深刻的一句,設計起因於人的需求,是為人類的生活更加完善而存在。因此服務設計則是對應前面這項觀點,在需求(或問題)未產生前,即提出潛在需求(或問題)的規劃設計。因此,服務設計綜括人、商品、環境,對應的是服務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因此商品不再只是依賴行銷手法而僅乖乖地待於商店架上;商品應必須觸動人的潛在需求,進而認同商品形成的氛圍而存在。

在服務設計工作坊中,吳講師提到,設計者在產品的開發與設計過程中,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設計者透過自身感受進而轉化至產品的呈現。相對的,使用者也藉由自身感官經驗進行解讀產品與體驗產品。但每個人的生活文化背景與體驗知覺不同,設計者該如何察覺使用者的需求並投射於產品本身,這是設計目前面臨到最重要之課題。
在課程當中吳老師提到許多不同成功的案例,例如在地鐵站放置虛擬的平面商品架,當中利用QR Code讓搭乘地鐵的名眾可以利用隨身的手持裝置來進行消費,而提升了企業的業績,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現今忙碌社會中較無時間到賣場購物的一項新消費方式相當具有巧思,此外在網路上也發現了許多不進相同的服務設計流程,例如連鎖咖啡龍頭星巴克在中國推出了早安鬧鐘的活動,該活動其方式就是在於部分駐點之門市附近商圈之活動時間較晚,因此對於星巴克本身早餐市場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刻意推出了該活動,內容就是您可以自身下載APP至隨身的行動裝置,在活動期間內其自身設定的鬧鐘響後60分鐘內至指定之門市,將享有部分商品半價的優惠,在此對於企業有效於推動早餐之市場,相對於消費者也獲得優惠及新型態的服務方式,趁勢有效的增加曝光率,而提高企業形象。

該次的工作坊相當生動、有趣,對於一個原有的服務該如何加入巧思進而提升企業的形象或者是營利這是相當需要去思考的,但美中不足之地方就是時間可能較為緊迫,有部分東西僅能夠稍加體驗卻無法深入去思考就進行至下一階段是較為不妥的,希望下次還能有相關之服務設計之工作訪能夠參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