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設計工作坊中,吳老師提到,設計者在產品的開發與設計過程中,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設計者透過自身感受進而轉化至產品的呈現。相對的,使用者也藉由自身感官經驗進行解讀產品與體驗產品。但每個人的生活文化背景與體驗知覺不同,設計者該如何察覺使用者的需求並投射於產品本身,這是設計
目前面臨到最重要之課題。
在課程當中吳老師提到許多不同案例,例如在地鐵站放置虛擬的平面商品架,當中利用QR Code讓 搭乘地鐵的名眾可以利用隨身的手持裝置來進行消費,而提升了企業的業績,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現今忙碌社會中較無時間到賣場購物的一項新消費方式相當具有巧思。
服務設計講的就是解決問題能力,目前跨領域多專業的設計人才,才是能夠做好這塊的好人才。服務設計講求一點點的創意,加上一點點改變,就能達到創新的服務體驗。這次吳老師講師讓我們分組做練習,讓我們體驗各商家的服務流程,並且讓我嘛去發現哪些缺點可以改進,或是有哪些優點可以學習,並且利用吳老師所說的AEIOU來發現問題點,也就是『活動、環境、互動、物件、使用者』。
後來在課堂上吳老師讓我們用小道具來模擬店家的服務流程,實際的演練一次,並其他組參觀,並加以檢討討論,整個流程跑完之後受益良多,多了很多新的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