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電子出版實務經驗分享




 本次講座是由電子出版的李協理來演講。他們公司主要在幫客戶製作電子書,李協理展示替服裝公司所製作的電子DM,透過簡單的介面操作,可以看到畫面上不同款式的服裝,方便於民眾選購,他也展示了幾個學校案例。李協理認為,在學校方面,由於資訊繁多,所以需要將全部的資訊整合,而這裡頭重點就在於要如何讓讀者可以保留產品,並且讓它易於操作。因此他們公司就幫這電子刊物做統整之後保留重要資訊,其他較為不重要的部分,則是用連結去串連,讓版面乾淨俐落,也方便閱讀,並且做了搜尋功能,輸入關鍵字就能尋找到相關頁面。

而李協理所推的產品就是電子書,所以他讓我們看許多他們公司合作的業界或政府機構的案子;其中李協理有提到,電子書的重點在哪裡,而重點在於市場走向。為什麼電子書推了這麼久,還沒有發展起來,這就是因為市場定位錯誤,一般大眾想到的電子書都是跟書有關,其實不盡然,其他的產業像meun 菜單等,都是可以運用的層面。李協理提到消費者或業主不懂設計,他們只想要功能跟成品,所以要他們公司改電子書或需要增加功能,一律都看錢多少,這裡告訴我們社會上的現實面,同時也教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一定要跟業主簽訂合約,照合約的方式來走,這樣才不會產生之後的種種糾紛。

  電子書在數位產業中算是成熟的技術,但為何在亞洲還一直無法推廣起來?李協理提到,這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與文化有關。亞洲文化講就節儉,因此亞洲人在消費時總是對產品反覆比較、挑選,而電子書屬於虛擬產品,令亞洲人無法從虛擬產品體會到物品的擁有感與真實感,導致電子書等虛擬產品在亞洲市場收益極差,而電子書與傳統書籍相比,雖然在典藏和品質方面佔有優勢,但相對也降低智慧財產權的保障,產易遭人盜用。因此李協理在演講中提到,數位產業在未來會逐漸朝向服務方面發展,讓顧客在消費後,能夠擁有實質的享受與減少著作權的問題。由於李協理在業界多年,所以內容非常充實,透過案例不斷講解業界的問題與經驗,增長不少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