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媒材改變設計 設計改變世界


許多的設計都來自於人心,而設計者怎麼知道「人」的需求是什麼,他們該如何去揣測使用者想要怎樣的設計,這都是一種學問一種觀察,這次有機會請到侯教授來演講,講出他對設計的看法,讓我在這場演講中有很深刻的體會,顛覆我對許多事物的想法。

   侯教授講到,他試圖把「人」的議題擴散開來,就像設計是因人而生,除了知道使用者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設計者自己的想法與體會。他認為設計者應該以人為本體去想他們的需求是什麼,但不能從需求者的表面去觀察,因為人是一個表情很細微的動物,表情有時候只是一個假象,譬如再做使用者需求測試時,提問測試者問題,通常他們表情不會做真正的表情,因為他們會思考後才會做表情,所以要讓他們很自然的狀態下提問問題,不然會測不準,這是一種人的假象;所以要深度了解使用者,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設計者有虛體悟到自身的能力、特質、執著和責任何在,以及自己所嚮往和熱情的心在哪裡,不然只是依樣畫葫蘆,對設計的品質無法有更好的提升。

   很有趣的是,這次請到侯教授跟我們演講題目是「媒材改變了設計、設計也改變了世界」照字面解釋,運用媒材進行創新設計的是設計師,採用設計影響世界的是使用者,這個世界回過頭來又影響所有人。在這個大循環裡,媒材與設計物本身的價值,存在於人的關聯網中。譬如來說,Apple公司所出產的商品硬體規格往往不是同價位商品中最頂尖的,但公司特有的行銷手法與產品設計,在全世界硬體供應商都在打著規格戰的同時『平和簡約,至臻至善』,仍是Apple堅持不變的原則,讓設計盡可能簡單,把每個產品設計到最好,好到用戶無法接受其他樣子,又或是方便到讓你無法感受到問題的存在;設計師用媒材設計出好用的物品,然後給使用者使用,影響整個世界,這說不定也是賈伯斯其中一種理念。

   接著侯教授也鼓勵我們,要勇敢嘗試開創自己未來的路,要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設計,而這些風格需要自己去體會和歷練,是無法複製他人的人生經驗,也要打破舊思維,去解決新的問題,才會慢慢的成長。他也建議我們,那些功成名就的成功者或大師們!他們的過去人生經驗和成功心法值得尊重和參考,但都不是現代設計者能借鏡的對象。因為我們身處於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應該要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如果真要借鏡的話,就要去找看看那些在各個社會階層裡努力不屑的奮戰、積極向上並追尋未來的年輕人們,看他們怎麼創新、如何建立自己夢想,感染一下他們的熱情、態度和眼界,他的過往經驗會是你們的模仿或參考對象,最後希望我們想要做什麼就去做,設計別想太複雜,只要把主要東西想出來,就是獨特的作品。這是一場令人處處驚奇的演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