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蘋果iphone5上市,比起iphone4主打更輕巧、輕量化,然而讓iphone5更加輕量嬌小不僅僅只是縮小尺寸如此簡單,蘋果材料設計師總是有辦法透過更換材質來達成設計師們的要求,iphone4S與iphone5相機鏡頭規格並無太大的差別,但是拍攝的清晰度與畫質卻有明顯的提升,原因全在蘋果這次的iphone5鏡頭搭載藍寶石基板,過去僅工業用途的藍寶石基板被率先拿來使用於相機鏡頭上,比起傳統相機鏡頭擁有更好的透光性,讓拍出來的照片比起同畫素的相機色彩更加真實,另外藍寶石水晶硬度在透明材料的硬度上僅次於鑽石,比起同規格化速的相機鏡頭更加的不易刮傷自然能保有完整畫質,技術成熟、供過於需、連年下跌的藍寶石基板產業市場也因為蘋果的率先使用產生了復甦的效應;而蘋果為求更佳的材質手感與更加輕量化嬌小的機型,捨去了iphone4玻璃材質使用鋁合金換取更好的質感,但也萬萬沒有想到鋁合金設計雖然能夠帶來更優秀的質感表現,卻也為了外殼設計留下了易刮痕、硬度不足、掉漆…等缺陷。上述兩個例子正巧都符合了『媒材改變設計,設計改變世界』這次的主題。
這次的演講者『侯君昊』老師開頭就點出了現今大部分設計師的詬病『一廂情願』,設計師應該先為使用者思考並提出更佳的改善辦法最後回歸自身的收斂與評估,媒材不僅僅只是媒材,媒材可以是材料、原料、介面…甚至是方法,網路可以是一種媒材、遊戲可以是一種媒介,木頭可以是一面鏡子,虛擬能夠成就一個平行世界,侯老師透過許多產品範例告訴我們,媒材不只是單純的意指原物料,而是更多的創造與可能性,像是講座分享的電動腳踏車輪,將電池與馬達以及許多探測器安裝於腳踏車車輪上,創造出不再與傳統淑女車一般俗氣的電動腳踏車,更有著與各地氣候接軌的可能性尚未被實現,創意與綠能的想法結合讓一個電動腳踏車用全新的方式誕生,而西班牙尚未量產化的可摺疊城市車,藉由四輪接獨立運作捨去四輪傳動的龐大不可摺疊骨架,也藉此創造出不只是可以折疊甚至可以能夠橫著開的車子,木頭製作的鏡子,透過平面反光差異製造出宛如鏡射般的回應,聽說有互動者與其玩上30分鐘呢,這不正是互動設計所追求的互動性嗎???
侯老師提出了多個觀念探討,現今動畫產業追求的『細節創造更多的豐富性』,互動設計產業所追求的『只為互動而互動、跟人互動、跟自己互動,三者的差異』,充滿循環的世界『媒材與創新影響了設計師與設計品,而設計師與產品影響了使用者與使用者所使用的世界,進而回頭影響創新媒材的人本身,形成循環』,人與空間互動,空間與物品互動,物品與人互動,人與人們互動,空間與空間互動,事物與事物間互動,而成為了不斷改變的世界,正是整場演講的核心理念。
這次的演講獲得了許多沒看過的世界,或許是不曾查覺的或許是沒有接觸或許是太微小的東西而忽略,但重點往往在細節與小地方,人臉細緻的表情,眼淚在眼眶打轉的細微過程,機械所無法辨識的細微世界,人們的內心感受,循環的環中的元素,有太多太多平時沒注意到的有趣事物了,希望下次還能請侯老師來多分想些設計與世界間的看法以及更多正在世界各地被生產、令人驚豔的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