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媒材改變設計,設計改變世界


當人在看另一個人的時候通常只會看到單一主觀的一面,無法保證可以看到他人的另一面時,你真的就可以斷定嗎?自己也是如此,自己是怎樣,那要怎麼做你自己呢?怎樣才能創新?怎樣才可以有創意?
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要先不一樣,才能與能互動。藝術與設計一樣都是追求美感,但設計師和藝術家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與大眾互動。人對於空間對於物件之間的關聯,就跟媒材對於設計對於世界一樣,環環相扣。
選擇了一個媒材,然後用它來設計,藉此改變我們生存的世界,接著我們進步在研發出更好的媒材,我們透過不同的媒材,隨著時代的變遷也越來越好,通常我們在做這相關的創作時幾乎都是分工的居多,找出可行與不可行的媒材,來創作來設計,去除了這個時空下的問題,我們的生活也就越來越好。
創意透過觀察和多領域的知識,更可以激發更多的可能,懂得越多了解的越多,將原先不可能的事情化作可能,不要怕失敗,這將會是激發出更好作品的契機,在過去有人想過房子可以是奇形怪狀的嗎
在這次的演講中,提到了高地,他蓋出的建築驚艷全世界。至今他協助蓋的聖家堂仍然無法有人有勇氣去接手,那自然的風格,多變的建築風格,充滿著新藝術的氣息,高地的建築中那結構不單是包括著自然風格的設計有些作品還附含著故事在裡面,他是一個懂很多又有構想的建築師,用著不同的媒材改變了我們的世界,直至現今還是如此。
我們在上海的世博會上看到了一次次的驚奇,不用說上海世博中各國家的建築,台北的花卉博覽會雖遠不及那些國家的展館,但當時沒人想過寶特瓶可以製造成一個展覽館,甚至連下雨都可以不怕,用我們生活常見的媒材我們看到更多更新更特別的事物,跳脫出過去既定的想法,如果沒有多領域的知識,說真的只懂得蓋水泥屋子的師傅們很難建造出用其他材料所製造的建築。
任何事都有可能,找出自己想要做什麼,相信自己多家嘗試,不僅只是商業設計、工業設計、商品設計、展場設計、多媒體設計,在設計的領域上,雖說細項有些不同但都是屬於設計的領域內,但透過大家的互動和相互交換知識,將所有他人覺得不可能的事化為可能,讓人覺得非常新奇非常有創意,成功是給正在努力中的人,多去尋找多樣的可能,多去充實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提出要求,注意每個細節,又好又有可行性的創新點子不僅可讓人接納,建造出成品時又能讓人驚艷。
不用害怕說選擇錯誤的媒材,因為很多事都有無限的可能,我們生活的進步也是如此。此外我們找尋到了媒材,用媒材來改變設計的風格與成品,透過新穎的設計,我們的世界也因此而改變,彼此間的循環不曾停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