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當火星人來到地球


  演講一開始,劉副總以標題當:「火星人來到地球」來破題,闡述自身工作,進而解釋演講題目火星人這一詞的由來,在這邊火星人指的是就是設計師、工程師,劉副總認為使用者跟火星人之間似乎有一條看不見的鴻溝,常常會碰到的狀況如:使用者想要的功能可能只是喜歡、方便,而設計師認為好的功能就是多功能;又或者,工程師設計出功能良好的產品沒有做美觀設計,而使用者想買的是外觀良好、可視性高的產品。....也就是說,設計師/工程師和客戶間需要一個良好的橋樑,彼此了解對方的需求,相互作調整取得適當的平衡點。

  套一句設計大師諾曼說的:「工程師和設計師都知道的太多,但也知道得太少。他們對於技術問題知道的太多,但是對於其他人如何生活及從事活動知道的太少。」,設計師/工程師必須視著去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像是設計網站時,不再只是視覺方面的設計,還包括使用者在使用時的感受。為什麼現在的人在拍照時要打卡呢?!因為可以達到即時告知、即時分享的效果;上傳照片時的速度,多久的時間是使用者會覺得不耐煩的呢?!...漸漸的服務設計的概念也開始被加進去了。

  劉副總也提到” 台灣高鐵 ” 在 ”天下雜誌” 2012年的「金牌服務大賞」當中,以相高分首次進榜並獲得冠軍,台鐵與高鐵最大的不同除了硬體設施以外,最重要的是服務,現在已可利用手機下載QR碼直接取代車票,掃描螢幕即可通行,另外” 查票 ”服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點,比較過去的查票方式,高鐵的查票服務可以在不打擾乘客的方式進行,方便了查票員的操作也提高了顧客乘坐品質。

  最後劉副總以黏著度作為結尾,好的黏著度可以就好比,一直不斷使用facebook的習慣,而要創造良好的黏著度,則需要設計出合乎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從使用者的角度去看,如果是以這樣的方式去設計產品...一般使用者用得到嗎?!又或者是...好用嗎?!...非常值得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