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媒材改變設計,設計改變世界


  「媒材改變設計,設計改變世界」,這是侯君昊教授的演講大標題,他說現在世界上缺的是發現媒材的人而不是設計的人,拜科技發達之賜,一些人發展出來的工具讓我們擁有「能力」,像Google Map讓我們不用出國也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地方的實景照片,甚至Google Earth能讓我們看到其他星球的面貌。而這些工具讓我們擁有新的視野,也改變了全世界。而他也舉例了要設計台中市的城市模型時,以前可能要一棟一棟的建築物慢慢做,現在可能只要輸入規則參數,一下子整個城市的雛型就出來了,這表示著「媒材」的進步深深地影響著全世界的設計,媒材是設計的進步指標。

  說到設計就要從「人」出發,了解人的需求,設計符合人需求的東西,因為人容易發覺細微的變化,也會比較在意小細節,所以教授指出迪士尼動畫法則就是在注意小細節才能造就動畫的成功。他也指出互動作品有些常常別人玩一下就走了,而沒有真正的與「人」互動。教授給我們看一些作品的影片,像是會追蹤人的聚光燈,還是會隨攝影機拍到的影像而改變陰影的一堆小木片,這些技術以現在來說並不會太難,很多人看到常常就會說:「這些很簡單啊!我們也會做。」問題就是我們怎麼想不出來呢?這就是我們的思考不夠細膩不注意小細節,所以往往一些小東西或簡單的設備也可以達成很大的效果,不需要很酷很炫的東西也能讓使用者充分融入你的互動作品之中,也不會一下子就失去新鮮感。

  設計絕對不是一個單一領域,是結合很多領域才能造就一個好的設計,所以跨領域對設計是很重要的一點,不只是自己需要具備跨領域的知識素養,而在團隊合作時,領導的人對跨領域的知識需求更加明顯。想到我們科系分為科技組與設計組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分工合作,因為同儕間互相學習也是學習最快的方式之一,除了專業分工之外,培養其他領域的能力我想也是分組的目的。

  最後教授說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人是那些「正在努力成功的人」而不是「已經成功的人」,當成功者對你分享他的心歷路程時,往往分享成功心得都是他以前的經驗,所以這些成功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現在,所以當你參考他的經驗時就不一定會成功。而那些正在努力成功的人分享的就是現在大環境的觀點,所以分享的心得不管是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對我們來說比較有參考的價值,所以侯教授才說不要稱呼他為大師,因為大師說的話只能「聽聽就好」,不過重點還是當下要去做,因為與其坐在位置上思考一堆想法到不如親身去執行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