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電子出版實務經驗心得


電子出版實務經驗心得

行動裝置帶動了新的數位風潮,App的產生也改變了手機原有的行為模式,除了瀏覽網頁、社群互動、播放影音與各種應用工具之外,透過App型式產生的電子書也搭上這股全球瘋平板的熱潮,2010年iPad大賣之後,市場上也因應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出產了7吋到10吋不等的平板電腦。研究機構 NPD DisplaySearch在近期的報導更指出2013年平板電腦北美出貨量,估計將首度超越筆記型電腦到,了2015年全球預期屆時平板年銷量將達 2.759 億台,筆電則是 2.7 億台。顯示平板電腦在行動裝置市場上已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來不論是以何種介質呈現的書本都是傳承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是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數位典藏、電子書等等,新一代的傳播媒介已經開始蔓延,漸漸取代傳統的印刷書籍,從陸陸續續從幾份報導中分析,指出現在電子書的崛起已經勢在必得,更引起了另一股新的商機。平板電腦的加入解決了過去電子書閱讀器規格不一且功能僅限於閱讀的窘境,

前幾年網路部落格造就了不少網路作家,譬如九把刀、痞子蔡、女王以及彎彎等人,現在因電子書興起,也就冒出了許多,直接跳過實體出版社,在網路平台發表作品降低成本,一圓暢銷作家美夢的「電子書作家」。而國家文化總會與教育部也趁著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開幕的同時,介紹了原本做為鄉土教學使用的「走讀台灣」,並結合電子書與Google Map,不僅要做為國中小的鄉土輔助教材,也要兼顧大眾閱讀,讓民眾可以真正帶在身上「走讀台灣」。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應該就是Alan Goldsher將上個球季的LINSANITY這段華裔NBA球星從冷板凳到尼克先發控球後衛的傳奇故事,寫成電子書並上架販售。

當然除了傳統閱讀類的書籍外,電子書也能加入互動部分、將數位內容結合智慧型行動裝置,近幾年也有許多將數位教材融入教學內容的課程產生,相信未來一定會在數位化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腳色,就商業而言電子書對於商家的各式型錄也有了新的詮釋方式。

在全球網路逐漸成熟的世代,近年台灣欲推動數位內容千億產值的「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辦公室」,但在軟硬體技術發展不同步的狀況下,雖然短期內還無法加入4G的網路世代,但電子書和App一樣要成功最主要的關鍵仍是內容而不是裝置,如何掌握趨勢創造新形態才是開發者該著重的焦點,不論是音樂、作家、或程式設計師,在行動數位內容正在發酵的時代,唯有不斷累積自己的能量才能開創有價值的新舞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