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學每年五月的時候,一定會全班北上參加設計師的盛會-新一代設計展。說實在的,我這台南小孩對北部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們的腳步極為迅速,不知道在趕什麼時間似的。但是,每每印象最深的卻是在台北捷運站裡的情景。記得大一(2008年)的時候,在捷運站裡看著人們打發通勤時間的是MP3隨身聽、小筆電(而且還要插一隻像隨身碟的網卡!!),而且大多數攜帶小筆電的乘客都在開心農場收成。第二年(2009年)再次北上時,情況有了些許改觀,部分年輕族群開始拿起iPhone上網或玩小遊戲(尤其清一色皆是憤怒鳥)。接下來第三年以及第四年,就如同現在看到的狀況一樣,通勤時間將近7成的人都沉浸在小螢幕的世界當中,手指滑呀滑的,實在忙碌。
的確,智慧型手機的蓬勃發展到今日,硬體規格各家廠商其實大同小異,此時APP的發展才是目前打得最火熱的戰場!我們也看到目前有許多的傳統媒體,諸如報紙、紙本地圖、漫畫小說,甚至小筆電,已被各式各樣的智慧型手機與APP程式所取代,因為我們只需要攜帶一個小小的裝置,就能使用以上所有的功能,甚至能比傳統的方法更有效率。因此,這也造成了目前PC市場需求量降低,也較以往冷清。
(看著DDR3-RAM的價格掉到這種地步,除了各大廠商的兢爭之外,有沒有想過是否也跟行動裝置當道有關?)
由於APP的種類愈來愈多,使用者的胃口相對而言也愈來愈挑剔了。我們知道人類是情感的動物,因此使用者體驗方向是從視覺→操作→功能性這樣的方向流動的。但有趣的是,開發人員的思路往往是顛倒的。有的時候明明一個APP功能性強悍,卻硬生生地被使用者淘汰了,原因只因為視覺不夠完美。但是在台灣能夠兼具視覺美感以及程邏輯性的開發人員並不多,於是便出現了如「Mimir App」這樣的服務。星期四的演講者,是行動貝果公司的執行長鐘哲民,他讓我們對現今以及未來APP的趨勢有了些基本概念,並介紹了「Mimir App」這個服務。Mimir最重宗旨即是提供對程式語言不熟悉的民眾進行簡單的APP製作,並且也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APP製作管道(由於將APP上架需要一筆花費)。當你製作的APP成功打入市場時,除了能夠擁有一筆可觀的收入之外,也行銷了自己與台灣!
(傳9:11)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執行長那天也分享了自己創業的歷程。他提出他創業的幾項必要條件:
1.充足的資金
2.優良的團隊
3.行銷的技巧
4.優良的人脈
5.一位好老闆 而我認為還要加上第六點:絕佳的機會。
例如,無名小站從校園網路中崛起成為台灣最大的網誌系統、開心農場帶領了台灣人進入Facebook的世界、憤怒鳥的開發公司Rovio從原本的瀕臨倒閉而後重振士氣。若不是市場條件達到最佳的切入點時,有的時候再多的努力也很容易事倍功半。所以,就像執行長所說的,「如果你有一億資金讓你投資,可以讓你賺三億,但只有一成的機會,你願不願意投資?」因此,抓到機會,就勇敢去冒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