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比賽中會激出以往自行未開發出的潛能,所以候老師希望我們不是聽一堆偉人的演講,而且多聽聽一些努力中的人的事蹟,也許同儕間就夠了,跟自己相類似的人,看到別人的努力,那種不服輸的精神就出來了,如果光聽偉人演講就能成為第二個偉人,那前面那個偉人算什麼偉人?!人行走於世界中不是追隨別人的影子,而且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路是自己開的,看著別人開墾著一條康莊大道時,自己呢?!看看誰開出來的路比較好如此而已。
很多成功的作品,其實成功的點是在於它的”觀察”,當說得觀察細微時,我就想到了福爾摩斯,雖然他敏銳的觀察力並不是拿來做設計,但是其實我們也都觀察到了一些很細微的東西不是?!只是我們不以為意,不懂得去思考,因為我們習以為常,他是觀察→分析→破案,那我們不是可以觀察→分析→做設計嗎?!
多元的結合可以創造出很多火花、無限的可能,就像玩音樂一樣,把古典、民俗…的東西與現代、電子…的東西,做結合是否很怪?!的確在認知上是的,但是合出來的東西卻很好,怪的點?!完全沒有,大的”設計”,成功的”設計”我覺得有各式各樣的人是好的,除了術業有專攻外,還有更多的元素在裡面,各個人不同的文化背景、想法都會加入在當中,當然會很雜亂沒錯,但是我們擁有整理歸納的能力,其實這些並不是什麼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我們並不這麼做。
多看、多走、多聽…,視野的寬廣好重要,我也好相到世界各地體驗著各國不同的文化,刺激自己的靈感,增加自己的經驗,規劃著發現時間好少,走走看看,可能幾年就過了,想做就做,但一定很多人都有著一樣的想法,如果什麼事都是想做就做那全世界的人應該沒有人不開心吧?!我們要拿出來的只是我們的”年輕”而已…
總結大致就是生理與心理視野的開闊吧,把自己挖空我們可以得到更多,得到更多又可以給予更多,創造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